储存氯化氢水溶液(盐酸)的安全要求及操作规范,综合多来源标准整理:
一、储存容器选择
材质要求
采用耐腐蚀材料(如高密度聚乙烯、玻璃钢或内衬防腐涂层的钢罐),避免金属腐蚀导致泄漏。
容器密封性需定期检测,防止挥发和泄漏。
储罐布置
储罐应置于水泥砖基座上,基座高度为罐体一半,底部用砂填充以缓冲震动。
储罐间间隔不小于1米,禁止与禁忌物混放7。
二、储存环境控制
温湿度要求
库房温度需≤30℃,相对湿度≤85%,远离热源、火种及阳光直射。
保持通风良好,设置局部排气和全面通风系统,避免氯化氢蒸气聚集。
禁忌物隔离
严禁与碱类(如氢氧化钠)、活性金属粉末(如锌、镁)、氰化物、氧化剂及易燃物共储。
三、安全操作与管理
防护措施
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毒面具、防护眼镜、耐酸手套及化学防护服,避免皮肤和呼吸道接触。
装卸时轻拿轻放,禁止抛掷或撞击储罐。
泄漏应急处理
泄漏时用砂土或惰性材料覆盖,再用碱性物质(如碳酸氢钠)中和,禁止直接用水冲洗。
储区需配备喷淋装置、中和剂及应急吸收设备。
四、维护与监管
定期检查
每日检查储罐密封性及液位,记录跑、冒、滴、漏隐患并及时处理。
防火、通风及应急设施需每周由安全员核查维护。
管理制度
执行“双人收发、双人运输”制度,取用需登记备案,防止非法盗用。
储罐需清晰标注“腐蚀品”标识及危险性说明。